一周热点速递,1月24日至1月30日新闻聚焦
【导语】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过去的一周里,国内外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事件,以下是1月24日至1月30日的热点新闻回顾,让我们一起回顾这一周的精彩瞬间。
国内热点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新年贺词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他指出,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
1月24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
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900309亿元,同比增长6.6%。
我国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1月30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国际热点
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禁止美国在俄罗斯驻俄外交机构设立设施的法律。
1月2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关于禁止美国在俄罗斯驻俄外交机构设立设施的法律,该法律旨在回应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一系列制裁。
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束,欧洲绿党赢得选举。
1月26日,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束,欧洲绿党在选举中取得显著成绩,成为欧洲议会第二大党派。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宣布加息。
1月30日,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至2.25%至2.5%,这是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的首次加息。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
1月29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解散众议院,提前举行大选,这是安倍晋三第二次解散众议院,旨在寻求在即将举行的大选中获得更大支持。
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
1月29日,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多人伤亡,此次袭击事件引发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安全形势的关注。
社会热点
2020年春节临近,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1月24日,随着春节临近,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海洋光谱号”正式下水。
1月28日,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海洋光谱号”在上海正式下水,这标志着我国邮轮产业迈向新台阶。
2020年春运正式开启,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
1月10日,2020年春运正式开启,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4亿人次,同比增长8.0%。
我国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例“人造肉”。

1月25日,我国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例“人造肉”,为我国食品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我国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例基于AI的智能手术机器人。
1月30日,我国成功研发出全球首例基于AI的智能手术机器人,有望在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过去的一周国内外发生了许多引人关注的事件,在新的征程中,我们相信我国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章
